JavaScript Required
We’re sorry, but Coda doesn’t work properly without JavaScript enabled.
Skip to content
nonolab
概要
BP
品牌
产品
计划
资料
其它
产品设计
NO气泡水
创意
问题
TodoList
和教授的合作及协议思路
和教授合作V2
More
Share
Explore
资料
摘要
「躺平养生」的95后,能靠保健品换个心安?
https://36kr.com/p/952524604864386
根据丁香园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白皮书》显示,90后群体为自己健康打分为6.6,是所有世代中最低的。目前90后群体绝大多数都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感到担忧。其中皮肤状态、焦虑抑郁、肠胃健康、失眠、脱发等等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而另一份来自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 618 期间,平台眼部保健类产品销售同比去年 618 增长
4126%
;蛋白粉营养品同比增长751%;维生素类产品同比增长387%——
其中 95 后、00 后成消费主力,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26%
。
另一个尴尬的情况就是,或许是因为工作的劳累或者时间过于紧张,年轻人们并不太愿意通过运动这种健康的方式来改变身体的状况。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PR,杨雯每天上班时都会带上一个小药盒,里面分类放好自己今天在公司要吃一些保健药品,包含了护肝、护眼、维生素等等各种效果。她透露,可能有时工作忙起来,午饭晚饭会推迟,但这些保健品都会准时准点服用。
早在2018年双十一期间,保健品这一类目就拿到了天猫进口品牌销售的第一名。在用户画像方面,根据天猫国际的统计,
80、90后年轻人们占据了整体的60%,其中80后约占36%,而90后约占24%。
另外根据速途研究院此前发布的《90后养生报告》显示,目前国内长时间使用保健品的90后占比约为21.9%,偶尔或者有意向使用的超过70%,只有不到4%的年轻人拒绝保健品。
对于当下越来越多追求“躺平养生”的年轻人而言,这些花钱买心安的保健品或许也代表着一种略显无奈的生活方式。
朋克养生新健康
https://36kr.com/p/956431058843270
品牌植根于四个领域:从大众消费品类的零食餐饮,一直延伸到专业的医疗制药类企业,都涉足了新健康消费领域,以一个起始点向其他领域延伸。
四个相关领域
Hims&Hers
细分市场切入:
在线问诊:
某些“隐疾”由于文化惯性,在社会讨论中故意被忽略的现象。这造成了年轻群体即使有类似的需要,也因为话题恐惧很难讲出来,很难找到放开的场景和医师进行沟通。
订阅制购买:
从“难以启齿”的领域开始产品线:脱发,性健康
BuffX亢乐:我们要做一个最懂年轻人的「朋克养生」品牌
https://36kr.com/p/950444116831361
当朋克养生成为新风潮,背后折射的是当代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下所面临的压力。
通过新的功能性食品,在各种各样的场景里给他们加个buff。
我们现在主要有五款商品,一款护眼,叫BUFF X EYES,一款助眠,叫BUFF X SLEEP,一款是BUFF X VC,是一个VC软糖,还有一个叫做BUFF X EAT,是一个餐前阻断的咀嚼压片糖,可以在大餐前使劲吃也不怕变胖。最后有一个商品就很有话题性,叫BUFF X SEXY,是一个男性提振的软糖。
说到糖我的感觉第一是不健康,第二是低龄化,成人为什么要吃糖来保健?
糖果永远代表着幸福
,因为糖果是好吃的,我不觉得大家应该去禁欲,我们应该把大家压力最大的部分去掉,所以我们做了
无糖软糖
。
所以在不抹杀人性的同时又把这个东西做到健康,是一个挺好的出发点。
这个市场欧美是中老年的保健品比较成熟,但相反像日本,是年轻人的保健品比较成熟。所以其需求肯定是真实存在的,某一些天然的成分,它一定是有促进作用的,让人长期服用变得更健康,所以肯定还是有真实场景在。
另外会有圈层化的共同进步的情况存在,我吃了很好,分享给你,我们一起变好,它变成我们圈层之间的社交货币。这导致年轻人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都变得有更多一层意义——不仅要好吃,还要吃得更有效率,不仅要穿得有品位,还要形成一个圈层之间的共同性。
功能性食品或者所谓的养生,是在过往吃这个层面上多了一层意义,不仅好吃,还更有用了。
我们自己在定义品牌人设的时候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生命力,第二个可能性,第三个正能量、真实。大家都知道,保健品不能取代药品对人体的作用,但是它有正反馈,对人体会有增益作用,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包装和我们跟消费者的沟通也非常的真实——我们是温和地解决你生活中的小问题。大家已经看到太多的保健品把自己包装得跟药一样,我们觉得这个不是新一代的跟年轻人沟通的方法。
中国现在的消费者对包装的要求主要有三点,第一点独立包装,第二点易分享,第三点无压力。有一个传统保健品的大咖,听说我们在做这个,压力很大,过来找我们聊天,他看我们的商品,说保健品不应该是一个瓶子,软糖全放到里面,你们为什么要做这样?我就问他,我说为什么保健品软糖就应该是那样呢?他陷入了漫长的沉默。最近我看到他新出的一款商品,跟我们的包装走一样的路线了,PP的外壳,里面也是独立包装的软糖。
生活已经这么辛苦了,为什么还要难吃对不对?朋克养生就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为什么好吃更有用不能兼得?为什么不能可乐泡枸杞?
BUFFX创始人亢乐:靠任何单一能力,都只能做出昙花一现的品牌
https://mp.weixin.qq.com/s/w3xNdsPemjJaslblClP0PA
过去中国食品行业是渠道逻辑,比如达利和娃哈哈都是渠道能力极强的公司,而不是品牌公司,这类公司是抄袭与跟随战略,市场出现销售规模到达10亿以上的大单品,它们用渠道力,集合资源,抄袭一款产品推向市场,或者用竞争手段消灭创新者就可以了。
国外食品创新驱动力很强,美国近些年食品科技领域,比如植物肉技术,有人造肉巨头Beyond Meat,还有冻干技术,以及叶黄素酯提纯、GABA提纯,一些新材料的发现也在国外。海外资本市场,有雅培、A2这些食品公司,雀巢一定意义上也是食品科技公司,研究院的食品科研机构分布在全球,而国内A股没有一个食品科技创新公司。和行业里的一个前辈聊,中国上一次发生剧烈食品创新和变革,还是发明豆腐那次。
我们是从消费者核心需求出发定义产品。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核心需求有三个:安全、好吃、有用
。
但公司创立day one我们想得很明确,要做食品科技公司,对商品得有一定标准和要求。第一款商品会奠定行业和商品之后的走向。
供应链的人肯定是希望快速安全把东西做出来,坚持的人是和消费者站在一起的,市场和产品团队。
起底Z世代,他们的消费界限在哪里
https://36kr.com/p/980045235195268
养生主义:
无糖更健康,买前看标注
无糖并不是真的无糖,而是摒弃了传统白砂糖,添加了代糖。甜度高,只需要一点点就可以达到白砂糖的甜度,而且少量添加热量可忽略不计。天然代糖人体不能吸收,会直接排出体外。
无糖食品近年来在天猫大展身手,从2018年到2019年,实现了72%的增速。
年轻人爱吃甜食还不想发胖,又热爱尝试新鲜事物。
药和零食,更配哦
药食同源的“重养生”
兼顾了养生效用还能兼顾口感的食物,对于易于被种草的Z世代,自然买买买。
最好就是“一摸口袋”就能滋补
懒系生活——我不是懒,我是真懒
不动手,不动脚,懒人食品,爱了爱了
解放双手,留出时间做喜欢的事
颜值主义——好看真的很重要
好看真的很重要——贵一点也没关系
缤纷趣味——就是要好玩
盲盒+零食
表达态度
跨界
如何正确的拥抱Z世代
切入文化圈层
有态度的设计
Want to print your doc?
This is not the way.
Try clicking the ⋯ next to your doc name or using a keyboard shortcut (
Ctrl
P
) inst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