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Gallery
March 2024
More
Share
Explore

March 7, 2204 - 集展心智 The Curated Mind - 主题空间想像

昨天给孙禹分享牛津中国论坛的几个链接,今天继续分享昨天想到的[主题空间想像]。

今天也提起了之前提到的[近侧心智]和[普适心智]。

把这两个交流存档在这里:

2022年 The Curated Mind (Oliver Ding, 2022)

April 14, 2022
小鱼,
前些时候我在微信上说起了“集展心智(Curated Mind)”,最近整理了一些心得,分享给你参考一下。 ​1.
简单说,我是将集展性理论和预期系统理论结合,用来理解心智。附图是一个基本模型,一个集展心智就是一个预期系统,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内环是Proximal Mind近侧心智,外环是Pervasive Mind普适心智。这两种心智一个是基础,一个是扩展,两者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整体。
这两个心智的划分,启发自【自我决定论】对于社会环境(Soical Contexts)的划分。自我决定论,将个体所处的家庭、学校、公司、团队、社群等等定义为Proximal Contexts,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个体具身行动的近侧社会环境。同时,自我决定论将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法律法规等等宏观的,没有具体物理环境对应的社会环境称呼为Pervasive Contexts。
我定义的这两种心智,则启发自生态心理学和活动理论,这两个理论都认为个体心智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活动。按照生态心理学的视角,活动又离不开环境,因此,我就得出,Proximal Contexts > Proximal Mind; Pervasive Contexts > Pervasive Mind。环境、行为、心智,三者构成一个整体。
2.
过去几年我侧重于从生态心理学的视角,以及实践理论、具身认知的视角,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属于近侧心智(Proximal Mind)。不过,我一直隐约觉得这样的视角是不够完整的。去年我在研究图示时,我发现,我必须回到认知心理学和文化社会学,必须用认知表征符号中介,以及文化意义这些视角来研究图示。因此,后来我在关于图示项目的书稿中采用了四种视角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框架,这个四个视角是认知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活动心理学、生态心理学。写完书稿之后,我后来意识到,其实我不仅仅是在研究图示,我是在做我自己的心理学理论的综合。
近来很多朋友和我讨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这类话题,因此,我越来越觉得我有必要回到认知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去梳理一些知识和心得。因此,近期我回到集展性理论,提出这两种心智的划分,同时重点探讨Pervasive Mind普适心智这个环路,以及两个环路的相互关系。
我在近期和一个朋友的讨论中发现,她在选择职业机会采用的心智模式,似乎是受到【近侧心智】这个部分的影响比较多。类似的现象是,比如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她们可能选择以青年群体为目标对象的职业机会,这种决策也是受到【近侧心智】这个部分的影响比较多。如果是【普适心智】这个部分影响比较大的话,个体做出职业决策时则不会偏重于自身的生涯状态(例如年龄)和职业机会的内容(例如客户群必须是同龄人)的关系,而会考虑更为抽象的东西。
3.
既然集展心智是一个整体的系统,那么“集展”是何意思?集展说的是化零为整,将零碎的东西梳理成具有意义的整体。对于“集展心智”而言,它说的是三种类型的集展,每个环路内部的集展,加上两个环路之间的集展。近侧心智会有很多零碎经验发生,个体需要将它们集展梳理为整体,普适心智也会有很多零碎经验发生,同样需要集展梳理为整体。此外,近侧心智和普适心智两个层次之间,还需要进一步疏通集展为一个整体。
这么描述,当然是一种理想型的描述。就真实世界的个体而言,不同人之间的性格特质、生物特质以及后天习得知识和习惯,导致人们在三种集展上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
集展性理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图示,它讨论的是三种典型的“碎片-整体”构造和互相之间的动态关系。三者典型构成是:网络、容器和平台。在这里,我自己给了一些定义:
网络说的是自然秩序,事情发生之后,一个个经验产生,它们虽然是碎片,却构成了互相联结的网络,这些互相联结不一定会被每个个体知觉到。因此,我绘制的是虚线的圆。
容器说的是刻意秩序,事情发生之后,有些经验进入了刻意划定边界的容器中,它们通过某种主题,形塑为意义鲜明的整体。网络和容器,恰后构成了经验进出容器的两种状态,一个是在容器之外,一个是在容器之内。
平台本质上看也是容器,不过,我用平台来强调规模特别大的容器,它的秩序演化到比刻意秩序更高层次的秩序,我叫它“技术驱动的系统秩序”,这种秩序也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不过更多的依赖超越人力的技术来构建。
在三种状态之间,零碎经验在网络、容器、平台三者之间进行流动。这个流动构成动态复杂性。
4.
从集展心智来看,个体差异表现在 1)对结构的把握,2)对动态的把握。
对结构的把握是,个体对于碎片-整体的各种结构形态,不怎么敏感。她可能使用一种简单的模式来做集展,例如,使用某种心智模式,来应对某个经验现象,将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种整体,可能会给个体带来障碍,个体因为仅仅使用那个心智模式,无法走出这种限制。如果个体使用切换其他的心智模式,就会带来新知觉可能性。
例如,她采用某个新的心智模式,可以将某个经验现象知觉为另外一种结构,例如,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整体内部存在的几个构件,这些构件是相对独立的小整体。一旦 “碎片-构件小整体-整体”的形态被个体知觉到,个体对于经验现象的掌控感的自由度就提升了,她会发现自己虽然无力掌控整个整体,但是可以掌控某个构件小整体。
又如,她如果采用别的心智模式,可能那个心智模式会将经验现象知觉为很多种的维度,每一种维度都可以视为一种可以调节、可以施力的方向。
2)对于动态的把握。这里指的则是在知觉到经验现象的多样化的结构之后,个体可以设计一些结构,例如,新的容器、新的平台,用于对接过去的经验现象,进而干预原有的动态复杂性,引导经验现象的发展朝自己能够掌控的方向去发展。
例如,如果个体知觉到“碎片-构件小整体-整体”这种经验结构,他可以设计一个新的容器,用这个新的容器来承接某一个或者多个构件小整体,从而建立一个新的整体。
我把动态这个部分叫做Attachance,中文的话,我用【注流】这个翻译。
5.
下面来看看我最近经历的一个例子,例如,我最近在研究一个朋友的项目,我用三个容器来承接从她的项目那里发现的经验碎片。她的项目是一个整体,它包括了非常多的经验碎片。我不是用一个理论框架来解读它,而是用多个理论框架和视角来解读它。我在项目研究的文档那里,列出三个理论框架:项目活动论、预期活动系统、发展型服务设计。这几天我们的讨论时候,她分享给我更多的新的经验,我不是用那三个理论框架去套它们,我是将她的经验和我的知识网络中最匹配的部分拿出来讨论。
这个讨论的启发是,如果我们无法掌控经验现象的整体性,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知觉或者觉察方式,改变我们对于“整体”的理解,我们可以从更低的层次去挖掘“构件小整体”,也可以从更高的层次去挖掘“系统平台”,也可以挖掘和一个“整体”高度相关的其他“整体”。一旦调整知觉方式,发现很多新的结构形态之后,我们就可以去设计新的整体,然后进行注流操作,通过新的整体来提供自己的掌控能力和行动效果。
6.
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关于心智的研究基本上围绕三个元素:知觉(perception)、概念(conception)、行动(action)。集展心智则在这三个基本元素之外,加上“集展(Curation)”这个元素。

“集展(Curation)”这个元素指向的是经验的碎片本质以及由此带来的整合需求。人类经验的本质是零碎的,时间、地点、事件、身份、动机,诸如此类的林林种种生涯要素,将原本纯粹的水流一样的意识体验,切割成零零碎碎的意识经验。

零碎的经验是没有意义的,个体要从零碎的经验中萃取出有价值的意义,就需要做一番集展的功夫。
7.
我近期发展了一个模型,用来作为后续的进一步的探究框架。这个模型以Proximal Mind近侧心智和Pervasive Mind普适心智的双环构造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八个操作性概念,用于引导后续的资料收集和实证研究。
Proximal Mind近侧心智的四个操作性概念指的是下面四种近侧环境天长日久给心智带来的影响。
Occurrence:显现。这个概念指的是自然环境,没有经过刻意设计的情境。例如,你去丽江看到的云龙雪山。又如,我们现在的邮件对话。
Intervention:干预。这个概念指的是人工环境,经过刻意设计的情境。例如,我们去年参加的重返《全球概览》活动。又如,某个嘉宾被你邀请在播客节目中访谈。
Mediation:中介。这个概念指的是工具和物品等等作为物件中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在我们的活动和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Milanote数字白板平台,制作播客节目的工具。
Narrative:叙事。这个概念指的是人际对话、沟通、交流和演说等等。这个部分侧重于人际交流带来的语言环境。
Pervasive Mind普适心智的四个操作性概念指的是下面四种普适环境天长日久给心智带来的影响。
Imagination:想像。这个概念说的是超越现实世界的心智世界。
Representation:表征。这个概念说的是模型等等等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化的心智表征。
Anticipation:预期。这个概念说的是对于未来的假设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当下的行为的影响。
Significance:意旨。这个概念说的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与文化符号意义。
这八个操作性概念当然不能穷尽关于人类心智的复杂性,它们只是表达出在我看来一些相对而言比较重要的维度。集展心智的后续发展,可以着眼于将这些维度先梳理清楚。
Oliver Ding
Founder of CALL and Activity Analysis
CALL (Creative Action Learning Lab)
Activity Analysis

April 24, 2022 - 孙禹


hi Oliver,
非常感谢你来信给我解释关于集展理论的详细说明。
不同于去年看你的内容,这封邮件的内容对我来说变得更加清晰易懂,我想可能是最近一年的学习帮助我更多地理解了你所指涉的一些概念。
但很有意思的是,因为去年阅读你的内容给我留下的“阴影”,这封邮件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打开来看,而是拖拉了好几天。
在阅读你关于“集展心智”的解释的时候,我想道,这恰好对应了你所说的这部分内容,我还是在用以前惯用的心智模型来处理事情(但已经能够意识到可以切换另一种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在过往几年的工作、学习和思考中习得的)。
我现在意识到集展心智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概念,我们是可以改造自己的“输入——输出”通路的,而且有一套可实践的模型。
另外,看到你的理论中集合了很多生态心理学的概念,这个信息对我很有启发。
我最近开始学习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看来可以作为一个关注的方向。
再次感谢!

March 7, 2024 - 微信


————— 2024-03-06 ————— Oliver Ding 06:45 ​【分论坛先导】“遇事不决,先问玄学”:当代青年的自我探寻与心理逆旅 | OCF2024 微辣斯 06:46 这个挺有意思,多谢! Oliver Ding 06:54 ​【就在明天!】牛津中国论坛线下会场|面对内卷的狂潮:人生的多元化选择 Oliver Ding 07:12 ​【分论坛先导】素人访谈(上):面对内卷的狂潮 人生的多元化选择 | OCF2024
Oliver Ding 07:12 ​正式起航|「寻微拾著」2024第十一届牛津中国论坛官宣 Oliver Ding 07:12 ​【分论坛先导】素人访谈(下):面对内卷的狂潮 人生的多元化选择 | OCF2024 Oliver Ding 07:12 [Images: 049176bc20da238d01c78ff7d896dde5.jpg(View in attachment)] Oliver Ding 07:17 这个朋友近期在做一些关于家庭方面的咨询和培训,她看到这个论坛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她做的事情与「家庭变革」这个主题有关。 微辣斯 07:21 那真是很有启发性了 微辣斯 07:22 我直觉上觉得也会对我的咨询工作有一些启发 ————— 2024-03-07 ————— Oliver Ding 06:49 ​咨询师的工具箱,如何帮助你自我反思和行为改变? Oliver Ding 06:49 ​东木咨询给您拜年啦|2023年度回顾 Oliver Ding 06:49 ​朱小叶:一期一会,遇见生命中的那束光 Oliver Ding 06:49 [Images: f1d5c159f0041513ded5fba651efc455.jpg(View in attachment)] Oliver Ding 06:49 [Images: 43175dd9dd4208790712089f65e01dab.jpg(View in attachment)] Oliver Ding 06:52 我的朋友阳志平是开智学堂的创始人,前几年他开发了一套课程「行为分析」,2022年他以此为基础发展「人性系统论」,然后建立了「东木人生发展咨询体系」。近期他们准备举办一个东木社群的会议。 Oliver Ding 06:58 关于这两个会议的信息,对你的咨询工作应该没有直接的影响。用我以前在邮件中使用的术语来说,你在课程中的学习与执业过程中的体验,影响你的「近侧心智」。这两个会议的信息,则是对你的「普适心智」有所影响。 Oliver Ding 06:58 [Images: 3a19df07c45d4dba0c65ce32db0ef107.jpg(View in attachment)] Oliver Ding 07:02 不过,如果使用一些创意技巧,外部信息是可以生成分布于不同层面的意义。 Oliver Ding 07:03 [Images: e6cca51e64bf26466cced45d53e69813.jpg(View in attachment)] Oliver Ding 07:04 任博士近期从事家庭心理咨询,这属于她的「近侧心智」范畴,因此,她会筛选出与此相关的信息。 Oliver Ding 07:06 我近期在探索「知识事业画布」,以及Strategic Moves这个主题,我就偏向于关注「社会空间」与「个体发展」这个结合点。 Oliver Ding 07:06 这两个会议给我带来何种灵感? Oliver Ding 07:08 看完任博士的微信朋友圈,我去看牛津中国论坛的微信公众号,然后分享几篇文章给你。 Oliver Ding 07:12 ​然后,我想到一个创意:「主题空间想像」,我可以把近期发展的「主题空间理论」应用到「社群会议」这个场景,开发一个用于实践我开发的Persona Dynamics框架的操作性方法。这个框架结合了我开发的「预期活动理论」和马库斯发展的「可能自我理论」。 Oliver Ding 07:17 ​具体来说,「主题空间想像」是这样操作的:我们让来访者选择一个他/她熟悉的一个行业会议或社群会议,让他们去想像,3年之后,10年之后,如果举办同样的会议,他们会如何参与那个未来的会议,来访者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再选择一个具体的「角色」。 Oliver Ding 07:19 ​通过「会议」-「角色」- 「主题」这三个要素,我们就确定了一个属于个体的「社会主题空间」。 Oliver Ding 07:20 同样的操作可以用于「主题空间回顾」,回顾过往生涯经历中的「社会主题空间」。将过去与未来进行对照。 Oliver Ding 07:21 这里的「会议」可以进一步拓展为其他类型的社会主题空间,这个拓展工作是后话,与来访者的职业类型有关。 Oliver Ding 07:22 这是昨天早上我发信息给你时想到的创意,昨天送孩子去上学,来不及分享这个创意。 微辣斯 07:27 hi hi! 微辣斯 07:28 这个很有意思 微辣斯 07:32 谢谢分享,我会抽时间去认真实践一下看看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image.png

March 7, 2024 - 主题三角和凯利格子

整理完这个笔记,继续对[主题空间想像]这个设想进行反思,我提到的三个维度,其实就是一个主题三角。

通过「会议」-「角色」- 「主题」这三个要素,我们就确定了一个属于个体的「社会主题空间」。 这里的「会议」可以进一步拓展为其他类型的社会主题空间,这个拓展工作是后话,与来访者的职业类型有关。
如果用发展项目模式来讨论的话,可以这么翻译:
角色 = Identity
主题 = Theme
会议 = Activity(Project)
发展项目模型没有使用角色这个概念,那么,角色这个概念其实是在 [Creative Identity Engagement] 这里出现的。这里涉及两个主题三角:
[角色] 其实与 “Social - Position - Identity” 这个主题三角有关系。
[会议] 其实与”Program - Identity - Action” 这个主题三角有关系。
如此看来,「会议」-「角色」- 「主题」这三个要素 其实是隐藏在Creative Identity Engagement这个模型里面。

The Persona - Activity Fit and Creative Identity Engagement

现在可以把 Persona Dynamics 模型和Creative Identity Engagement 联系在一起来。
image.png
image.png

Want to print your doc?
This is not the way.
Try clicking the ⋯ next to your doc name or using a keyboard shortcut (
CtrlP
) inst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