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er Ding 06:49
[Images: f1d5c159f0041513ded5fba651efc455.jpg(View in attachment)]
Oliver Ding 06:49
[Images: 43175dd9dd4208790712089f65e01dab.jpg(View in attachment)]
Oliver Ding 06:52
我的朋友阳志平是开智学堂的创始人,前几年他开发了一套课程「行为分析」,2022年他以此为基础发展「人性系统论」,然后建立了「东木人生发展咨询体系」。近期他们准备举办一个东木社群的会议。
Oliver Ding 06:58
关于这两个会议的信息,对你的咨询工作应该没有直接的影响。用我以前在邮件中使用的术语来说,你在课程中的学习与执业过程中的体验,影响你的「近侧心智」。这两个会议的信息,则是对你的「普适心智」有所影响。
Oliver Ding 06:58
[Images: 3a19df07c45d4dba0c65ce32db0ef107.jpg(View in attachment)]
Oliver Ding 07:02
不过,如果使用一些创意技巧,外部信息是可以生成分布于不同层面的意义。
Oliver Ding 07:03
[Images: e6cca51e64bf26466cced45d53e69813.jpg(View in attachment)]
Oliver Ding 07:04
任博士近期从事家庭心理咨询,这属于她的「近侧心智」范畴,因此,她会筛选出与此相关的信息。
Oliver Ding 07:06
我近期在探索「知识事业画布」,以及Strategic Moves这个主题,我就偏向于关注「社会空间」与「个体发展」这个结合点。
Oliver Ding 07:06
这两个会议给我带来何种灵感?
Oliver Ding 07:08
看完任博士的微信朋友圈,我去看牛津中国论坛的微信公众号,然后分享几篇文章给你。
Oliver Ding 07:12
然后,我想到一个创意:「主题空间想像」,我可以把近期发展的「主题空间理论」应用到「社群会议」这个场景,开发一个用于实践我开发的Persona Dynamics框架的操作性方法。这个框架结合了我开发的「预期活动理论」和马库斯发展的「可能自我理论」。
Oliver Ding 07:17
具体来说,「主题空间想像」是这样操作的:我们让来访者选择一个他/她熟悉的一个行业会议或社群会议,让他们去想像,3年之后,10年之后,如果举办同样的会议,他们会如何参与那个未来的会议,来访者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再选择一个具体的「角色」。
Oliver Ding 07:19
通过「会议」-「角色」- 「主题」这三个要素,我们就确定了一个属于个体的「社会主题空间」。
Oliver Ding 07:20
同样的操作可以用于「主题空间回顾」,回顾过往生涯经历中的「社会主题空间」。将过去与未来进行对照。
Oliver Ding 07:21
这里的「会议」可以进一步拓展为其他类型的社会主题空间,这个拓展工作是后话,与来访者的职业类型有关。
Oliver Ding 07:22
这是昨天早上我发信息给你时想到的创意,昨天送孩子去上学,来不及分享这个创意。
微辣斯 07:27
hi hi!
微辣斯 07:28
这个很有意思
微辣斯 07:32
谢谢分享,我会抽时间去认真实践一下看看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启发